前几天,朋友向我吐槽:
「终於等到熊孩子开学了,我边工作边陪他写作业,本来以为能工作带娃两不误,母慈子孝,岁月静好。
没想到才两天,我俩就相看两生厌了。」
仔细想想还真是, 理想中的陪娃学习画面:
我工作来他写字,我做饭来他读书,和和气气共相伴。
实际画面:
写作业,不催着,就不动;
玩手机,不骂着,就不关……」
陪娃学习前,老母亲内心:「不发火,不骂娃,多尊重,多理解。」
陪娃十分钟後: 「算了,我先去读会《活着》。」
有时候网上看到别人家的孩子,不用父母催,自己每天回家主动写作业,完成後还加几套练习题,父母平时啥都不操心,孩子次次考A+。
每次看到这些,老母亲都羡慕到流泪: 「这样自律自觉的孩子,能不能给我来一打。」
确实,自律性强的孩子,时间管理能力强,主动性强,不需要父母太过督促,自己就能管好自己。
不自律的孩子,时时刻刻要父母在旁监督,父母少唠叨一句,他立马能「摆烂」给你看。
但其实,孩子身上的问题,往往都是父母教育的镜像。
孩子身上的区别,也大多和父母的引导有关。
「自律的孩子不一定优秀,但优秀的孩子一定自律。」
我们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,或许只差了「自律」这个距离。
教育最大的错觉,是认为孩子会自觉
网上曾有人列出如何逼孩子自律的十条方法,然而评论区的家长们却纷纷留言:
「内容不错,但让娃做到太难了。」
「别说十条,我娃能做到第一条就不错了。」
这还真是很多父母的切身感受: 培养孩子自律,实在是太难了!
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视讯,儿子拿着手机玩游戏,爸爸在旁边敲桌子提醒时间。
儿子却完全沉迷在游戏中,哪怕旁边的老父亲提醒到把手都「砸出血」,孩子也两耳不闻身边声。
评论区的父母们纷纷诉苦: 「这不就是我家孩子嘛,一样一样的。」
是啊,这个孩子表现的,不就是我们身边大多数孩子的真实情况吗:自律性差,自主能力低,只要父母管得不够严,他就能一直玩下去,别说主动学习了,能听父母的话放下手机都不错了。
《清华学霸教子经》里写道: 父母要明白,孩子小时候缺乏自制力,对学习等艰苦的事情,不主动是常态,主动是非常态。
父母一放养,孩子就「放羊」。
不要随便放养孩子,也不要指望孩子能主动自律。
而且,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,不仅要克服孩子的惰性,有时候还得克服父母的惰性。
很多父母应该都有过类似的经历:
每次假期,刚开始的几天,和孩子一起製作了各种学习的自律表格,想着努力一假期,开学惊艳所有人,结果坚持了不到一周,大家都心照不宣不再提表格的事;
每次陪孩子参加各种打卡活动,一开始,朋友圈整得热火朝天,可不到一个月,就偃旗息鼓了;
报了一学期培训课,实际到课时间不足一半,有时候是孩子不想去,有时候是老母亲不想去。
间歇性努力,持续性放弃。
自律,本身就是反人性的,我们做父母的都做不到,更何况孩子呢?
大多数孩子,天生喜欢的是安逸享受,能做到自律自觉,而且一直坚持下去的,毕竟是少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