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父母老了之后,为人子女,都想留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,给他们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。
可是,有时候现实很让人无奈,毕竟需要工作挣钱养家。如果选择留在父母身边就无法参加工作,倘若不留在父母身边又担心没有机会报答养育之恩。
就有这样一个例子,男子为了挣钱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,牵着妻子的手要外出打工,母亲含泪送别,表示这次离别恐怕没有机会再见面。
这名男子是独生子,因为父母年迈,所以他婚后不舍得离开家,想留在父母身边尽孝。可是,自从他有孩子之后,情况就变了。
起初没有孩子的时候,他和妻子还能通过种植一些水果,拿到镇上去卖,换钱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。可是,有了孩子之后,家里的开销就变大了。
于是,他的妻子跟他商量,要把孩子送回娘家,然后外出打工挣钱,争取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,不希望孩子跟他们一样过苦日子。
他也知道要为孩子而努力奋斗,但是又割舍不下年迈的父母。好在父母通情达理,主动要求他外出打工,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他们身上。
有了父母的支持,他才答应和妻子一起外出打工。就在他拎着行李,牵着妻子的手走出家门的时候,母亲恋恋不舍地跟在他身后,希望送他到村口。
当时他已经泪流满面,可是又不想让母亲看到他伤心难过的样子,所以他虽然知道母亲就在身后,但是却不敢回头看母亲一眼。
一直走到村口的时候,母亲依然含着泪跟在他身后,他担心母亲走回去的路太远,无奈之下才转身跑到母亲身旁,跪着求母亲回家,不要再送了。
母亲含着泪接他说:我自己的身体,我心里有数,你我这次分别,恐怕是没有机会再见面了,所以我想多看你几眼。
母亲的这番话,让他更加难过,瞬间他就打退堂鼓,不想外出打工。在一旁的妻子看到他退缩,于是就上前把他扶起来,试图拉着他离开。
但是他依旧不肯离开,他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,嘴里还不停地念叨:孩儿不孝,请母亲原谅。
那一刻,母亲不想再让他为难,所以对他说:我能理解你,赶紧带着你的妻子离开吧,不要有太多顾虑。
母亲要求他离开,他才牵着妻子的手继续往前走。而母亲,依旧站在原地,静静地望着他,直到他上车离开,母亲才回家。
作者观点:俗话说得好,儿行千里母担忧。作为父母,都希望孩子能留在自己的身边,尤其是年迈的父母,毕竟他们也希望有人能留下来照顾他们。
同时,他们也不舍得让孩子离开,不仅是担心孩子背井离乡,生活会过得比在家里的时候艰苦,而且还担心自己时日无多,就像文中所述的这位老人一样。
她觉得自己的身体撑不了多久,所以知道这一次跟儿子分别,估计就会成为永别,所以她舍不得让孩子离开。
可是,他们家的条件,不允许她把孩子留在身边,无奈之下才含泪让孩子外出打工。
其实,大多数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,感恩并且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但是生活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
就像文中所述的这位男子,他虽然不能留在母亲身边尽孝,但是不代表他不孝顺父母,只是为了整个家庭着想,不得已而为之。
不过,办法总比困难多,只要肯动脑子去想办法来解决问题,相信他能找到一个既能留在母亲身边尽孝,又能挣钱维持家里的日常开销的办法。
比如,他可以跟妻子一起到距离家不远的镇上或者城市打工,白天去打工,晚上回家,这样做不就既能挣钱养家,又可以留在母亲身边了吗?
大不了就辛苦一点,打两份工,虽然这样做很辛苦,但是至少能留在母亲身边尽孝,不至于以后让自己留下遗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