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放暑假,家长们的心情都会变得很複杂,虽说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更多,但孩子的一言一行,都在自己眼皮底下,总是免不了焦虑、操心。
前些天,公众号收到一位初中女孩的留言,她问道:
「怎么才能让妈妈少关注我,去做她自己的事?她真的太操心了,每次放假在家,眼睛嘴巴老是放我身上,催学习、讲道理,我真的不想跟她吵架······」
这位女孩的心声,反映了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共同处境,也是亲子关係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。
作为父母,希望孩子健康、优秀、自律,养育过程中经常伴随着担忧、着急、愤怒、失望等情绪。
情绪影响行为。於是,批评、吼叫、抱怨、控制就产生了。
家长们一直致力於学习和寻找最科学、有效的教育方式来指导孩子成长,其实,家长如果能保持好情绪,教育就成功了一半。
01
父母情绪稳定,孩子更有安全感
我们常常讲,父母的情绪,映照着孩子的世界。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,就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绪。
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爱德华·特罗尼克曾做过一个非常着名的 「静止脸实验」,验证了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。
一个1岁左右大的婴儿,一开始,妈妈跟他积极互动,不同的表情变化配合孩子的动作和意图,孩子玩得很开心。
当静止脸实验开始,不管孩子做什么,妈妈始终板着脸。孩子发现了,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注意。
然而不管孩子怎么竭尽全力逗妈妈笑,妈妈仍然面无表情。孩子很快就受不了,崩溃大哭。
实验结果证明: 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裡,孩子不仅心跳加速,体内压力激素也随之增加,如果持续下去,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会死亡。
婴儿尚且对父母情绪如此敏感,更何况是年龄大一些,更加懂事的孩子。
父母情绪稳定,大多数时候都保持平和、冷静,孩子能够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安全感,专注、自信地对外探索。
这样的孩子,通常性格自信阳光,身心得以健康发展。
而如果父母暴躁易怒,动不动就发脾气,孩子经常处在恐惧不安中,压力水平上升,损害心理健康,逐渐形成胆小自卑的性格,做事畏手畏脚。
心理学研究证实: 长期不快乐和压抑,会导致一些原本天赋很好的孩子,越来越笨——「在糟糕的情绪下,我们的思维也更抑鬱」。
正如英国着名教育家赫伯特·斯宾塞在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》一书中所说:
「孩子在快乐的时候,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,如果他情绪低落、精神紧张,学习的信心和效率就会明显减弱,即使请来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教育他们,也是徒劳无功。」
父母情绪稳定,孩子处在一个安定、愉悦的心理状态中,更有利於他投入学习,发展各方面能力。
生活中,家长们热衷於培养孩子各方面特长,提前学习知识,想要孩子赢在起跑线,殊不知,自己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,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。
02
父母情绪乐观正向,孩子思维更积极
中国教育科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:哪些家庭因素对孩子成绩影响比较大?
结果显示: 父母情绪越正向,子女成绩优秀比例越高。
之前火遍全网的天才少女谷爱凌,她的妈妈谷燕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,好友对她的评价是:
「你很少会听到她(谷燕)的抱怨,她总说:这个事情挺好,你去干吧。你跟她在一起,总会开怀大笑,她会让人觉得每一件事情都很有趣。